close

最近在讀伊拉斯謨的《愚人頌》突然看到一句話特別有感觸。

 

「伊拉斯謨為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

 

看到這裡我才想起來我高中有學過這個人物。

 

在那時,歷史課本上的這句話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它只是我為了期中考和學測而死背下來的一句話。

 

在高中念書有很多時候我不知道唸這些要幹嘛,但這些知識卻在未來的生活中漸漸浮現。

 

無論是課堂中、書本上、托福聽力中…等等, 有一個淺淺的印象總是好的。

 

但這就是為什麼我當時念書會覺得痛苦的原因。

 

為什麼會沒有動力? 就是因為沒有機會真正去用到所學而缺乏成就感。

 

真希望當時可以不要為了趕在高三上把所有東西都教完,有時候真的不是學不會而是吸收的慢或不知道學著個要幹嘛?

 

也許我們的教育能夠再把期限拉長一點,教得更踏實一點。

 

會有這樣的體悟是因為最近在籌備偏鄉兒童的營隊課程,

 

原先我們將營隊的每一堂課都塞得紮紮實實,為期五天的營隊去完好像英文可以突飛猛進。

 

但我們在第二次的試教當中,再次去研究營隊的本意是什麼

 

我們教的這一堂課,孩子們可能要花上三週才真正學會。

 

對於學習較緩慢的人和資源不夠的人,就用這麼趕的學測把他們推上架

 

考不好再說只是他們不夠認真不夠聰明,

 

然後說考不好再去重考啊,考了一年進步一點點,又說怎麼只有這樣?

 

重考兩次以上卻不是成績優異要考醫科又會被當笑話

 

我覺得不公平。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考好未來才會好怎麼樣

 

我想強調的只是覺得,為了應付考試學校老師也著一起趕課,反而學的不夠紮實,而這對於學習慢的人也不好。

 

所以最後我們將營隊改成以活動為主,讓孩子們去發掘自己需要具備這樣的知識才有辦法繼續闖關。

 

我想他們在發現這東西很有用並自己下去運用時得到的成就感,肯定遠超過單方面聽課接收知識吧。

 

如果教育的時間放慢一點,我們是不是能多製造一點情境與模式帶給學生們習得知識的成就感,並使他們動力提升呢?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教案上的目標都只是理想,教育就會偏向是為了吸收快的人準備的。

 

但事實不是如此啊,老師的真正目的是讓班上後面70% (包括略懂的人) 也都學會,而不是本末倒置的說不會的都去補習。

 

也許這個詬病大家只會覺得是自己不夠認真不夠聰明就在畢業後忘掉了,

 

但我是不會忘記我高中那三年是有多麼痛苦跟不解的。

 

arrow
arrow

    Ver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